2006/10/28

「野生蘭」筆記

暨上次「天南星科」精采講座之後,我怎麼會捨得錯過第二場10/27的「鍾愛野生蘭」。由林業試驗所的鍾絲文先生介紹台灣野生蘭。

台灣的野生蘭種類約330種,就佔全世界的1/7,也在台灣維管束植物(註1)當中約佔了其中的1/10,表示蘭科(註2)的族群非常的廣大。但這跟平常人的印象可能不太一樣,最常看到蘭花總是在各大花市之中,在野外似乎很少見其蘭花的蹤影;因為蘭花生長的位置,大多在樹上、林叢內,如果沒有開花,其身影隱藏在茫茫綠海之中,實在很難發現。


奇萊喜普鞋蘭-袋唇蘭屬(Hylophila)

從高海拔的「南湖雛蘭」、「粉蝶蘭」、「喜普鞋蘭」等,中海沷的「香蘭」、「一葉蘭」、「紅斑蘭」、「金線蓮」等,到低海拔「綬草」、「禾草芋蘭」等等,從平地到高山都可見蘭科植物,而高海拔蘭科大多是地生蘭、中海拔蘭科最豐富,也是特有種類較多的環境;老師只挑選部份的蘭科植物依棲地環境從高海拔介紹到低海拔,眾多的照片一張張在黑暗教室裡輪轉著,種類太多、名字太難記、但株株都令人迷戀,讓我有點無法招架。老師說,蘭科的名字很好記,大都是以形色以地名命名,如「南湖雙葉蘭」顧名思意,就是有兩片葉子然後在南湖發現;至於「大山雙葉蘭」因為也在南湖發現,但南湖雙葉蘭的名字已經被取走了,所以只好取南湖大山的「大山」並命為「大山雙葉蘭」,而「一莖九華」就是一支莖上有九朵花.....然後突然投影片上出現「王建民蘭」的名稱,讓全場哄堂大笑,因為這是他發現的蘭科,但還未確認是否為新種,就先把取名為「王建民蘭」。雖然老師總是以開玩笑的口吻介紹他所鍾愛的蘭科,但依然可以深深能感受到對於蘭科的熱情、認真及執著,這是我看到似乎每個研究者,不管是研究植物、動物、天文、文學、攝影....等等都擁有的特質;能心有所屬,是件幸福的事。

「綬草」不知道你是否在公園、路旁看過呢?開著粉紅色的小花盤繞在綠色莖脈,所以有人又叫它為「盤龍草」,這種生長在「都市」環境的植物族群越來越少了,而「都市」的地貌變化的速度快到足以讓一個多個群族消失;老師說這些蘭科都有「潛力成為稀有植物」,多麼令人心痛的玩笑,雖然玩笑卻是事實。

除了環境的影響之外,「盜採」是另一個嚴重的問題,曾經有人在花市發現蘭科「新種」,也有曾在山上發現許多形色較不佳的野生蘭花慘遭遺棄,較好的蘭花則帶下山販賣...這個讓我想起我看過一部電影「蘭花賊(Adaptation)」,一位作家受遊去採訪一個對蘭花狂熱的人,在佛羅里達受保護的法喀哈契林帶內盜採稀有蘭花,然後再進行培育的蘭花賊,在這兩個人之間發展的故事及夾雜了人心的種種。雖然此片不是描述單純的「盜採蘭花」故事,裡面有段話我的印象深刻,完整的句子我不記得了,大概意思是說「若我不帶回去培育,將來它依然會消失」蘭花賊對採訪的作者說;片中的蘭花賊總是遊走在道德邊緣,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,看似很有道理卻是基楚薄弱。就像是販賣稀有植物的人或購買的人一樣,很驕傲的展現「成果」,也許都是出自「虛榮」吧!人心的複雜程度,難以理解,也無法評論什麼。

當越美的花出現在投影片上,大家都會驚豔一聲,人的直覺反應正巧與盜採成正比,越美的花則越多人盜採,數量也就越少,還真是紅顏多薄命。

最後老師以「不要在花市上買野生蘭,不要在花市上發表新種」為結語。上一場天南星的講師王震哲老師則補充「好險沒有人要天南星...」結束了這場精采的演講。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註1:維管束植物:植物體內藉著有效的運輸方式,將根部所吸收的水供給葉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,葉內製造的養分必須供給根、莖等部分利用,同時運輸各部細胞產生的廢物。這些有效的運輸組織就是維管束。蕨類和種子植物具有該項特徵,所以又合稱為維管束植物。
註2:截錄於「維基百科蘭花(蘭科植物),亦叫胡姬花,是開花植物門(被子植物門)中最大、最具多樣性的科,約有超過800個屬和25,000個種(一些資料列出超過30,000個種),和另外100,000餘個園藝家培養的交配種和變種。英國皇家植物園的「世界蘭花對照表」列出了約24,000個公認的種名,每年還會增加約800個新種。蘭科植物的種類比包括硬骨魚綱的所有脊椎動物還要多。蘭花由於植物區系的複雜性,與授粉者的互動,以及與菌根的共生,被一些人認為是植物演化的頂點。
蘭科植物主要分佈於亞洲、中美洲及南美洲,常見的品種有嘉德麗雅蘭、蕙蘭、石斛蘭、文心蘭、拖鞋蘭、蝴蝶蘭與萬
代蘭等。

2006/10/26

長髮為誰留,短髮為誰剪

以前我也曾留著一頭直長髮,也只有老朋友才有親眼目睹過,就連自己都難以想像以前長髮的自己是什麼怪模樣,也許沒有這麼難看,但跟自己的行為舉止感覺一點也不搭調吧。後來為何絲毫不覺得可惜,把留到腰的飄逸長髮剪掉?也許是要了斷煩惱、改變心情或是要下定決心去做某件事吧!已經忘了當下的想法是什麼。但到現在,剪頭髮對我而言還是可以達到改變心情的效果,不知道這是關乎於什麼樣的心態,心理學也許多少會有著墨。

每次將短髮剪的更短時,總是會有人問「幹嘛剪這麼短,有什麼事發生?」接下來就會自問自答「失戀?吵架?心情不好?….」;每個人似乎都被同一個人上身,說的都是一樣的台詞。為何剪短髮總是與不好的事關聯在一起?難到不能是自己高興或是中樂透之類的好事?
短髮對我而言,就是圖方便而已,雖然常被別人誤認為男生(要解釋有點煩),但以效益來看,方便遠遠大於被誤認;或許在短髮的外表之下可以隱藏自己的另一面,隔絕內心世界的一種方法吧。

而最近突然想把頭髮留長,但可能只是一時的想法,下決心的困難度似乎比我忌口甜食來的高;有時想想自己的下決心標準實在難以理解。

長髮為自己留,短髮為自己剪。

2006/10/22

雲森瀑布、卡保山未盡

位於三峽區域的山群,是我一直很想找機會去走走、想去熟悉的地方,尤其是想再重溫一次「拔刀爾山」...,但公車族的我總是以交通不便之由,懶惰的心總是遠遠大於探索的心,這天終於有機會來一趟三峽之行,雖然不是「拔刀爾山」,但能到此區走走,也令我非常興奮。
早上約11點從三峽熊空車亭出發,走了一小段水泥路,遇岔路,左上水泥路可往逐鹿山(約150分鐘),右下泥土路往雲森瀑布及組合山,我們取右往雲森瀑布。

陽光下舞動的姑婆芋


疑似細角大鍬形蟲(母)(待查)




過中坑溪,有一座便橋


雲森瀑布,約12點多在此午餐,是個惰落的好地方




楓尚未轉紅


吃完午飯,約下午1點出發往組合山,路口就在雲森瀑布旁;一開始就是一路陡上,沒有停過。步行約十分鐘,遇岔路,有紅色路牌指:右往滿月園及組合山,左往卡保山(1583m)、逐鹿山(約185分),我們取左前行。


步行在翠綠的雜木林中,對我而言就可以彌補一路陡上的辛苦




板根


大在往970m最後水源區途中,可以見到很完整的大石板。
從最後水源區,到卡保山需再花約120分鐘的路程,因時間有限,看走到哪算到哪。


走到接近稜線時,終於從雜木林中露出小小的展望,哪一座山頭是卡保山呢?依路程來算,應該還要走個一個半鐘頭才會到1583m的卡保山,算一算應該還有約200-300m要上昇吧!很想繼續前行,去瞧瞧山毛櫸是否已經變色了呢?但時間已晚,已經是下午3點,就在此折返回程了。
回到熊空車亭也下午6點了,正好可以順路去鳶山看夜景。


高速公路車流


第一次拍夜景,還是失敗....讓朋友等我拍照,不好意思說。

2006/10/18

大腦的秘密

獨自一人進入科博館的生命科學廳,展區裡空無一人,這就是非假日去科博館的好處,可以慢慢逛、慢慢詳讀每一個展示板上的文字。「生命科學廳」以自然史和自然現象為主軸,強化人類不能置外於演化洪流的概念(摘錄科博館簡介文字),這正巧與我正在讀的「傾聽動物心語」一書,其中內容剛好提到演化及大腦可以互相呼應。

那一章的標題是「蜥蜴腦、狗腦及人腦」,這麼有趣的標題怎麼能不好好讀它;裡面寫道:「…人類的大腦實際上是三個不同的腦層層相疊,而且這三個腦分別在演化史上的三個不同的時間點出現。更有趣的是:每一個腦都有自己的智慧、自己的時空感、自己的記憶和自己的主觀性,幾乎就像是我們的腦子裡有三個不同的分身,而不只是一個腦。」
「最早演化出來、同時也是最古腦的腦,位在頭顱裡的最下方,稱之為爬蟲類腦(reptilian brain)。 其次則是位於中層的腦,稱為古哺乳類腦(paleomammalian brain)。 最後演化、最新的腦則位於頭部的最高層,是新哺乳類腦(neomammalian brain)。」

我就不多摘錄書中的內容,就簡單來說,所謂爬蟲類腦的功能就像是蜥蜴腦,只是維持生命的基本功能;而古哺乳類腦像是哺乳動物一樣,掌管情緒反應;而新哺乳類腦則是指靈長類腦,主要掌管理智、語言;也就是說大腦的演化是像蓋房子一樣,先有地基,然後才架構…一層層加上去的。而不是丟掉整個沒有用的大腦,換成一個較有用的新大腦。

然而人類與動物的基因相似處高到令人咋舌(人類與黑猩猩就高達99%,老鼠也高達90%),當然之中的差異除了大腦皮質層、傳遞聯繫訊息等等的不同之處。這讓我想起曾經在國家地理頻道看到探討「愛因斯坦大腦的秘密」,發現他的大腦頂葉比正常人大15%,膠質細胞比例偏高,左邊的側腦裂不明顯,而導致神經元容易互相聯繫?聯繫著主宰數學與空間的橋樑?也有人猜測愛因斯坦也許是自閉症患者,因為擁有異於常人的專注力,但單單從他的大腦並無法得知。不管是天生還是後天造就「天才」,卻改變了人類的地界。

大腦之謎至今尚未完全解開,但我想真正的重點是「尊重每一個生命」吧!也許這個結論怪怪的,與之前所提的似乎不相干,但人類自認擁有的獨一無二的智慧,卻忘了動物也擁有人類沒有的「超能力」,自閉患者被社會排斥,但卻擁有正常人沒有的力量;以後若有人罵你是豬腦袋,也就別太計較了,因為大家本來都有一顆豬腦袋……。之後物種怎麼演化,誰也不知道。

延伸閱讀實在很耗時間,但讀到一個不太懂的事,就會想要去搞清楚,然後去找資料,在資料中又發現一個不太懂的事,然後就這樣一直延伸下去,到最後書沒看完,就把自己搞瘋。 (目前進度才第二章)

友善連結:
艾倫的大腦(老鼠大腦圖譜)
自然科博館


2006/10/17

一個人的科博館

很久沒有去台中科博館了,那天卻是一個人帶著煩悶的心情去科博館散心,有必要遠從台北到台中散心,而且選擇有點「生硬」的科博館?自己都難以理解自己思路到底怎麼運作的。

一下車就先去植物園,沒有假日的人潮,一個人可以隨心到處逛到處瞧,果然一掃沮喪的心情。




沖繩小灰蝶


蘇鐵小灰蝶






特展:光與影的魔術師


生命科學廳「我們的身體--生、老、病、死」

2006/10/16

無聊的夜晚

無聊失眠的夜晚,索性拿起相機跟神精病一樣在房間裡到處亂拍,但似乎可以轉移莫名而焦慮的心情。

珠簾背後的世界


讀再多的書,也比不過親自體驗


鞋上的塵埃,並不代表歷盡了風霜


戰友


每晚陪我作夢的地圖

2006/10/15

日本敗家去

今年3月去了一趟日本奈良、京都、大阪一帶,雖然其中陪姊妹們逛了許多店,但我依然不為所動,不肯敗家...看起來好像是「擁有堅強的意識力」、「擁有節儉的美德」,但到了這裡,一切都破功了!以我購入一頂二人帳的金額就超過我姊妹們這幾天買的眾多東西,只能說我重質不重量,哈!

只有日本製的裝備與台灣比起來便宜很多,其餘的大多比台灣貴,所以來日本就要買日本貨,我就收刮許多西尾乾燥米,店員露出驚訝又愉悅的表情,似乎說著:「神經病!! 但肥羊來了!!」,價錢是台灣的約打5折,不敗家似乎對不起自己;店內還有太多新奇的東西可以看了,只是時間不夠也怕姊妹們瘋掉,更怕敗家到回不了台灣,就草草走人。大阪其實還有很多家登山用品店如:
好日山莊(日本最古老的店)、IBS等等。



位於大阪浪速區的這家ICI石井,總共有三層樓,就已經是讓我眼花瞭亂了,那位於東京新宿的本店,似乎會讓你逛一整天吧!只是今年的大阪浪速區店己經移轉至大阪梅田新店,第一層樓主要是滑雪用品用品等,也增加了女性滑雪專用區, 第二層樓主要是登山用品為主。
看來下次去日本,要多挪出時間來逛逛了。

ICI石井スポ-ツ 登山用品專門店
http://www.ici-sports.com/

大阪梅田新店


2006/10/14

LOMO四連拍


這張是我姊用LOMO相機拍的,
模特兒是我的外?女是個很盡責的模特兒(本身就好動)
拍起來的動感的效果不錯,但原來彩色的照片顆粒太大,很粗糙,
用PHOTOSHOP調的半天,還是無法消除顆粒(後製的功力太差),
只好改為黑白照,沒想到也不錯!




這類「動感」的相片,我就是覺得像「電影」的感覺,不像「照片」
而比較像「影像」、像「生活」,與往常拍靜態很不一樣。


LOMO TaiWan group

嘉明湖過中秋(2006/10/5-10/8)

2006年的中秋,依然在山上過,似乎已經成為一種例行模式;雖然本來預計的行程,並不是嘉明湖,但只要是上山什麼都好。

【松濤步道】
以前的路沒這麼寬,還要鑽芒草 ,現在好走多了


【向陽工寮】
以前是正港的工寮(鐵皮屋),且被密林包圍 ,
現在變成五星級的豪華山屋,原來四週的植被、樹林也相繼消失,
只為了人們的方便。


【約6k處 】
日初、雲海看似如同以往,但其中的變化、溫室效應...,
人們看不清 。


【向陽山叉路口】
遠處中間的山頭就是向陽山


【向陽山頂】
遙望塔關山、鷹仔嘴山、關山北峰、關山(由近至遠),
想著.... 何時可以親臨踏上不能再破碎的關山大斷崖


【向陽山頂】
往北方遙望玉山山脈,還有那曾經沿著稜脈走過的馬博橫斷,
似乎可以望到天空的盡頭。


【玉山圓柏】


【三叉山&嘉明湖&南二之三岔路口】草坡上的三叉山



【嘉明湖】運氣很好,看到藍色的嘉明湖。
朋友問:七彩湖與嘉明湖妳喜歡那個?
我說:不同的感覺吧!不能比較吧!
但我比較偏愛隱藏在森林中的一抹鏡子,
像是一股神祕力量引誘著好奇心,去探尋我的童心,
發掘其中的神祕及丈量生命的厚度。



【嘉明湖畔】
逆著光的湖面化做墨黑,閃耀的波光在其中更顯躍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