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/07/19

[影]回憶‧電影

山與櫻
這張照片我拍的不是很好,但我喜歡它像電影的片段、生活的留影,似動非動。

因颱風,取消了原來上山的計畫,讓我空出了週末假期,很久沒有獨自去看電影,或許會讓有些人覺得這麼做會很寂寞,雖然偶爾自己也會這麼覺得,但獨處,可以享受只屬於自己那份說不出口的心情。

「夏日時光Summer Hours」這個片名,好像就是正呼喚我在七月的炎炎夏日來欣賞,正如片名,一開始就是一家人在充滿夏日陽光的老家裡相聚,為了慶祝母親75歲的生日,三個孩子各自帶著「自己的生活」分別從上海、美國、巴黎回到法國老家。母親的屋子裡,收藏了許多的藝術品就如屋外的風景一樣動人美麗,這些作品對母親而言,對已逝愛人的回憶比作品本身藝術價值,跟本無法相論;母親的去世,屋子給孩子們留下來的是對母親的回憶,但現實生活上的考量,一個要去上海長期發展、一個要回美國結婚、身為長子留在法國,在屋子相聚的機會也將消逝,最後還是要把房子賣掉,部份藝術品捐贈給博物館或拍賣。

「夏日時光Summer Hours」這部片,和「當櫻花盛開Cherry Blossoms」表達「回憶」、「人的價值」相似,「當櫻花盛開」是為了回憶亡妻,獨自去日本替妻子圓夢,片中的孩子也是忙於自己的生活,無時間照顧兩老,也覺得厭煩,但又對自己的行為感到難過,矛盾的心情油然而生。

也許會對兩老感到同情,也許會對孩子們的現實與冷酷感到忿忿不平,「夏」片中的設計師女兒,喜歡當代設計,不喜歡帶有沉重歷史的設計作品,只要賣的好就算是好設計;全家搬到上海長期工作,因為在家鄉無法有這麼好的職位,為了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;「櫻」片的小兒子,到日本工作,生活中只有工作,留在德國的兄妹,也是忙於工作與生活...,我想片中這些當孩子的角色,是否有錯呢?是否一定要一昧站在誰那邊?我想很難吧!

環境經濟的改變,改變的不只是生活、觀念、還有人,現在的社會就像是個大團體,不管在觀念情感上、行為上必須要一致,不能偏差太多,似乎這樣人才會覺得安全無虞?人與人之間越來越遠,介入人的事情也越來越複雜,慾望越來越大,更何況是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的隔閡代溝,所以經濟變好,是好還是壞呢?錢的價值高?還是愛的價值?

「櫻」片中的櫻花象徵了人生稍縱即逝的無常,而「夏」片中的夏天,象徵了溫暖回憶,而非悲傷,兩片的最後都是成熟的展開人生另一段。

2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可惜的是
愛情餵不飽肚子
麵包填不滿心靈

「老闆!我要來個愛情麵包。麵包不用太大。愛情,原味的,不用加太多。」

阿智 提到...

to fridy
「人客,要不要配飲料呀?愛情麵包偶爾都會噎到...」哈哈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