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/08/02

阿拉斯加之死(Into the wild)


翻開書的第一頁,一張克里斯坐在142號廢棄巴士前的照片,他露出牙齒微笑著,似乎可感受到他所寫下的遺言「我已過了快樂的一生,感謝主,再會,願上蒼保佑所有的人。」
這簡短的遺言就寫在<流浪者的教育>這本書中引用Robinson Jeffers <逆境中的智者Wise Men in Their Bad Hours>的空白處。

「死亡是凶猛的野雲雀;然而,
數世紀以來,超脫於
肉身境界的死亡之行,
主要為了擺脫怯懦。
山岳是靜寂的石頭,人們
讚美或痛恨它們的高度,以及它們無禮的沉寂,
山岳卻不因此而軟化或苦惱,
唯有一些已逝著的思想,能有同樣的平靜。」

看完這本書之後,總還是會想起這個故事,帶著一點點傷感沉思著,並不是因為克里斯之死,也不是替克里斯的家人抱著同情心而感傷。
他放棄人稱「美好的未來」,想要追求的超越物質的境界,深深受到大自然的吸引,自給自足獨自前往阿拉斯加,是為了要探索什麼?平靜嗎?靈魂的原鄉嗎?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感情,是什麼呢?許多的疑問一直在我心裡打轉,在某部份,曾經,或其實一直沉潛在心裡的感覺,似乎相似,也許這些神秘的問題,至始至終都不會有正確答案。

若克里斯未死,也許結果就會完全不同,讚賞他的人會遠遠比批評譴責他的人要多很多吧,而他的故事也會轉變成激勵人心的故事。人們將會讚賞他,有勇氣去追求自己崇高理想,不畏阻礙,擁有高標準的道德觀,擁抱生命,而不是譴責他,自大自私,虛擲生命。人類的標準規範看似一致,也是因人而異,因事而變,灰色地帶越來越廣,所以連最難懂的生命,難到敢說你懂得別人嗎!

理性,抑或者是說被規範久了,對於不安的心,已經漸漸沉澱,但我知道其實它從未消失。
我想,也許死亡那一刻並不可怕,可怕的瀕臨死亡的那個過程吧。

在今年9月北美將這個真實故事搬到大螢幕,台灣上映時間還未定,希望有機會能看到這部電影。

5 則留言:

SiMeR 提到...

聽起來是很有深度的故事呢
有電影上的話,再來去看看啦~

阿智 提到...

就等電影出來嘍 :D

匿名 提到...

阿拉斯加...極光極光>"<...
就是那個光就是那個光>"<...
北極熊,大老鷹~~~~~

阿智 提到...

阿拉斯加...熊熊熊!!
小狗會被大老鷹抓走~哈哈!!

匿名 提到...

要去阿拉斯加,要先看求生秘技-阿拉斯加篇,才不會餓死
ps ㄚ瓜很肥不會被抓走